12月07日農產品行業資訊
隨著新年的臨近,東北、華北等地區國產玉米上市量明顯增多,使得部分企業一再下調玉米收購價格。而近段時間,由于玉米外運受到影響,疊加國外玉米表現疲軟,我國進口玉米到港成本持續下滑,亦導致國內玉米價格顯著承壓。
進口玉米成本不斷下滑
隨著美國玉米的上市,國際玉米價格表現疲軟。統計數據顯示,本年度迄今,美國產玉米出口銷售總量處于1835萬噸,同比降低48.2%,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國開始進口巴西玉米,繼而減少了美國玉米的進口量,并且墨西哥的需求前景也令人擔憂。墨西哥計劃從2024年禁止進口轉基因米。美國計劃對墨西哥采取法律行動,聲稱這違反了美墨加的貿易協定(USMCA)。此外,近期,印度也宣布取消今年9月對碎米等部分大米采取的出口限制措施,這也給玉米市場構成一定的偏空影響。
目前,我國進口玉米成本不斷下滑,疊加美國內河運輸問題逐步緩解,使得美灣近月船期FOB升貼水大幅下跌。當前我國進口1月船期美國玉米到岸價格為364美元/噸,折合進口玉米到達我國到港的理論成本在2917元/噸左右,為最近三個半月的最低點,下降幅度達500元/噸。并且,我國放開進口巴西玉米,而巴西玉米近月船期到達我國南方港口的成本處于2700元/噸,這較美國玉米仍低較多,繼而繼續壓制國內玉米市場。
國內養殖需求即將轉淡
由于我國東北地區農戶在元旦、春節前有一定的變現習慣,加之東北地區大幅降溫,有利于玉米脫粒,使得進入12月后,東北地區集中售糧情緒升溫。并且我國華北地區玉米上量亦較明顯,東北、華北地區深加工等企業具有了一定的玉米庫存,其對玉米的收購價格出現松動,甚至下調,玉米價格呈現出明顯的季節性弱勢。
過去幾年,我國生豬、肉蛋禽等養殖效益改善,且政策大多支持,令各地養殖明顯恢復,但季節性上,我國養殖板塊即將進入春節前的出欄周期,這將使得我國生豬存欄、肉禽存欄同時下滑。季節性養殖出欄周期的到來,意味著國內玉米的飼料需求將有所轉淡,這必然會影響國內玉米的市場價格。
綜上所述,國內玉米現貨供應將逐漸改觀,而養殖、深加工等需求逐漸轉淡,且我國進口玉米等成本繼續下滑,尤其巴西玉米價格較美國玉米依舊偏低,使得玉米市場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弱勢,玉米價格短期內仍將維持偏弱格局。